学堂书单 恒利决策
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
1985年3月,54岁的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,开启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。没有人预料到,接下来的七年将成为改变世界的七年。
▲1987年4月,撒切尔夫人同戈尔巴乔夫夫妇观看芭蕾演出
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执掌苏联时,面临的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。他想通过有力的变革,让苏联“去旧重生”。但苏联的改革任务极为繁重,苏联与西班牙、葡萄牙等国大不同,西、葡等国的转型只在政治方面,在经济上它们都已经是私有制了,而苏联是政治、经济、国家体制的全面转型。
改革面临的另一个巨大障碍是社会保守主义。苏联社会各个阶层都非常保守,保守的不只是官僚阶层,包括工人、农民在内都很难接受新事物。所以,在一个保守的社会,很难对改革达成共识。
戈尔巴乔夫最初并非要摧毁苏联体制,正如《改变世界的七年》中所指出的:“戈尔巴乔夫最初只是想改革苏联的制度,完善苏联既有的体制,后来才导致了制度的根本转型。”这种改革的初衷与最终结果,开成形成巨大差异,也正是他这七年的执政,改变了苏联,改变了世界。
▲苏联经济区划分恒利决策
《改变世界的七年》这是一本12年前出版的书籍,它既记录了戈尔巴乔夫的成就,也分析了他的失误,客观而且敢说。
这本书不同于简单的历史叙述,它帮助我们理解: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,尤其是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中;领导人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之间存在着永恒张力;制度的转型往往产生预期之外的后果。
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,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关于变革、理想与现实的政治寓言。书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档案和深入的分析,更在于它帮助我们思考:什么是有效的改革?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?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平稳转型?这些思考,对于任何关心国家命运和世界未来的人,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
很难再版的一本好书,201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,全新的库存书籍,别错过。
图书实拍
目录 · · · · · ·
序言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: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第三章 苏联改革的第一阶段,1985―1986年第四章 1987―1989年,根本的政治变革第五章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第六章 改革的起源与发展:制度双重性还是公民社会?第七章 制度的瓦解与国家的解体第八章 共chan主义转型中的国际影响第九章 结束冷战第十章 透视戈尔巴乔夫及其时代注释译后记
《改变世界的七年》
阿奇·布朗 著
新华出版社
出版年 2013年1月
豆瓣评分:7.4
---------- 完----------
秦汉史、唐宋史、明清史等,点下方查阅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