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专升本”?不互利配资,是“本降专”!
当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招简章赫然标注三个专业招收“本科毕业生”时,互联网炸开了锅。
这所河南高职院校已连续四年向本科生敞开大门,且规模年年攀升:2022年30人,2024年70人,2025年三个专业猛增至135人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,校方工作人员淡定表示:“报名人数还可以,去年计划都招满了。”一批已持有本科文凭的年轻人互利配资,甘愿“回炉”再读大专,只为拿到一张郑州铁职院的专科毕业证。
逆向教育潮:本科后的专科选择
在郑州铁职院招生就业处网站上,白纸黑字列明招生对象包含“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”。动车组检修技术、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、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个专业,清一色标注着“本科毕业生”的备注。
展开剩余63%这些学生无需文化考试,只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,通过后即可开启专科生涯。两年后,他们将手握专科文凭走出校门——学历层级看似“不升反降”,却仍引得本科毕业生排队报名。
“就业为王”的现实逻辑互利配资
当被问及本科生为何“自降学历”,校方工作人员直言:“有的对本科专业不满意,或者本科毕业就业不理想。”
就业率数据揭示了真相: 该校与大量国企、铁路及轨道企业深度合作,组建企业订单班。每年毕业生中近70%签约大型国企与行业龙头,远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水平。
在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的当下,郑州铁职院与郑州地铁、中国铁路郑州局等企业稳定的合作通道,成了吸引本科生的“磁石”。当传统本科教育与企业需求错位,职业教育精准的岗位匹配度反而成为破局利器。
网友热议:学历倒挂的多元解读
“本科读完读专科”的新闻瞬间点燃网络:
“这波操作太真实了!铁路系统稳定待遇好,本科专业找不到工作,降维打击反而赢麻了。” “学历降级,技能升级,人生规划不能只有一条路。” “建议改名‘职业技术大学’,专科标签让本科家长面子往哪搁?” “给‘人生体验卡’点赞!支持年轻人按自己节奏走。”舆论场中虽有“学历贬值”的忧思,但更多声音开始正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托举作用——当教育回归实用本质,学历的“升降”已非评判标准。
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,而人社部数据显示,到2025年,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逼近3000万人。当“本科生挤向专科”从段子变为现实,郑州铁职院的招生名单已然写满新信号:
学历是敲门砖,能力才是通行证。 在就业市场这面最诚实的镜子前,教育路径的“逆向行驶”未必是妥协,反而可能是年轻人务实突围的新方向。
当教育真正为人生发展服务互利配资,所谓的“倒挂”,或许正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重新校准的必经之路。
发布于:山东省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